首页 > 文化 > 正文

造型美与笔墨美相辅生辉:赵初凡艺术世界

2017-11-20 10:36 来源:本站

【艺术简介】

赵初凡,1964年生于山东省潍坊市,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作品先后选入第八、九、十届全国美展;第九、十届全军美展并获奖;先后获得中国美术金彩奖、文化部美术群星奖。中国美术协会会员,现为解放军美术书法研究院画家、解放军总参谋部美术创作院学术委员。

主要作品

1994年国画《烽烟散尽话沧桑》入选全国第八届美展。

1997年国画《微山湖上静悄悄》获建军70周年第九届全军美展大奖。

1997年国画《千年干戈化玉帛》入选首届世界华人书画展,被中国艺术研究院收藏。

1998年国画《锦云出岫》获中国当代工笔画展铜奖,被文化部收藏。

1998年国画《母亲》获“远太杯”全军美术作品展银奖。

1999年《家山一角》入选“跨世纪暨建国五十周年全国山水画展”。

1999年国画《微山湖上静悄悄》入选全国第九届美展。

2000年国画《黎明静悄悄》获首届中国美术金彩奖铜奖。

2002年国画《通往诗意的蓝色》获建军75周年全军第十届美展铜奖。

2003年国画《通往诗意的蓝色》入选第二届中国没事金彩奖;获总参美展特等奖,被中国美协收藏。

2004年国画《2003.10.15》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

2004年获中国文化部群星奖。

2005年国画《目标》入选第二届中国人物画大展。

2006年国画《底子》参加中国文化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全国美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2006年国画《一个人的战争》、《行动》参加“奋进的内蒙古——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2006年国画《长征——红色记忆》获总参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美展一等奖。

2007年国画《网昆仑》入选全军第十一届美展。

2008年国画《5·12汶川》入选心系汶川——中国美术作品特展。

2009年国画《揽月》入选国庆60周年解放军美术精品展。

《走近军旅国画家》、《解放军美术作品精选》、《发现再现表现》、《百日素描体验》、《军旅美术家的摇篮》、《绿色空间》、《中国书画名家》等书。出版有《赵初凡水墨小品》、《荷趣荷丛——赵初凡水墨荷花集》、《正大艺术——赵初凡专刊》、《纸上心情——赵初凡水墨新作》、《中国国画20家——赵初凡卷》、《赵初凡画集——尚宠系列》、《画时代——赵初凡专刊》、《中国国画经典——赵初凡水墨画集》等。

造型美与笔墨美相辅生辉

——赵初凡画展观感

郭因/文

看了赵初凡的画展,第一印象是:作品展示了他非常强的造型能力。绘画是造型艺术,画家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主要体现于造型画作的鉴赏,观者也是首先通过画面的造型而产生感受和知解的。显然,造型能力是一个画家多种艺术表达能力的基础,也是画家与观众沟通交流的主要桥梁。中国是以笔墨造型,中国画所使用的宣纸、毛笔、水墨,决定了国画是以笔墨美为特色的造型艺术,笔墨美与造型美相统一,才能使造型美与笔墨美相辅而生辉。

作为水墨人物画家,造型能力的把握与控制尤其重要,他不仅要完成现实形象到绘画形象的转换,还要做到绘画形象的笔墨塑造,将笔墨美赋予形象,又呈现国画所特有的材料之美。赵初凡作品中的人物塑造真实准确,形态自然生动,是非常写实的。然而,他如此具象的形象塑造特性并没有妨碍笔墨特性的发挥,反而使人物造型通过酣畅的线条和淋漓的墨韵显得更加意趣盎然,令人神往。回顾中国水墨画的发展历程,造型与笔墨的纠结,一直是画家所不能回避的一道难题。

尤其是人物画,造型与笔墨总是难以两全齐美,不少画家往往是在顾此失彼时彼此迁就。文人画的兴盛让笔墨占了上风,这直接导致了写实人物画的衰退,近代西方美术教育理念引入国画教学之后,有了对造型的重视,才使水墨人物画再现生机。赵初凡很明确地意识到笔墨造型对于水墨写意人物画之重要,身体力行,研究探索,精益求精,为他的艺术之塔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赵初凡的造型是以学习西方古典素描为起点的,院校的专业训练和大量军队主题的创作更养成了他严谨、扎实的创作作风。他对书法的偏爱,对金石篆刻的痴迷,又给他的绘画注入了笔墨精神和书写意识。几十年的书、画互动,形成了他造型与笔墨的自然融合,使得他的绘画语言灵活多变,稳健娴熟,风格鲜明。赵初凡的画展给我的又一个深刻印象是:他有很强烈的探索创新精神,而且有了阶段性的创新成就。艺术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

面对中国画丰富精彩的传统,赵初凡在仰慕前贤学习经典的同时,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存在。关照当代,关注现实,反映自己身边的生活,描绘今天的足迹和风景,是他的作品的突出特征。看了赵初凡的展览作品,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水墨艺术的丰厚和神采,这体现了他对国画传统文化精神的理解和崇尚。然而,他的理解和崇尚是超越了区域门派和个别名家风格的局限的。他没有对前人亦步亦趋,陈陈相因。

因此我们看不出他语言风格的明显派别延承,却体会到了作品中中国画的魅力韵致。他坚持以现实生活为创作题材,紧紧抓住当今社会变革中人的情感波动和内心体验,展示自己的认知和发现,因此,他的画既极具个性化又具有强烈时代感。赵初凡努力探究中国画媒材的特性,尽量发挥画种的独特优势,借助西方素描,融合国画技巧,让传统笔墨融入现实造型,体现了新的写意旨趣的表达,有感而发,特立独行,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绘画语言。

赵初凡作品给我的印象之三是:别开生面,风格独特,个性彰显。艺术贵有个性,我看过许多画家的画册和画展,像他这样表现客观事物的好像只有他一个人。运用这样的笔墨,以这样的构图,而且以淡墨为主来表现生活,个人面貌非常突出。赵初凡的水墨作品另辟蹊径,特立独行,是本于他对国画线与墨的挖掘研究。体现了他在笔墨语言方面的创意思维和创新理念。他的笔墨由细而阔,直入曲展,随形就体,线面互换。在形体的勾勒营造中,充分展现了笔墨的独特魅力。

具体一点说,赵初凡的笔墨表现有3个突出特点:

一是在行笔之中完成线面交替,让双勾与没骨跨界分合,实现了轮廓线与形体块面的连贯互动。这种线与面的转换分合是在一笔之中连贯进行的,这让写意笔墨由二维平面向三维立体拓展。在笔墨造型上能做到线与面的分合互转,显然是一种突破性的成就。

二是强调形体塑造与意象表现的相互关联,使得写实与写意并行不悖,浑然一体。笔墨美需要以实体形象作为依托,脱离了形象的笔墨难以立足。但若让造型牵着鼻子走,则会让绘画大失意味。赵初凡深知其中奥妙,依据形体而动的笔墨,在勾勒书写中顺势而为,拖曳出诸多变化。从追求造型转而顺从笔意,使笔墨由具象塑造上升为抽象表现,做到了既有形又有意。

三是以书写入画并贯穿始终,凸显“写”在国画表现中的笔墨效果和文化意义。写,源自中国书法,是中国文人赋予中国画的文化品格。写是心绪意象的最直接传递。为此,古人宁可在形上含糊也不愿在写上迁就,写是中国画笔墨精神的灵魂。赵初凡作画,以写贯之,尽量避免涂擦描染等制作的成分,包括显示形体的体面也一概用阔笔写就。他画中笔路明确清晰,墨色厚润透明。利用宣纸水墨浓淡渗化的痕迹,一笔起止自分阴阳虚实。湿笔饱墨,相叠互冲,层次分明,从容朗畅。在他笔下,严谨的造型并没有影响笔墨的发挥,形体真实且能墨酣意足。

艺术的本质是美,美,这在赵初凡的作品中已有很好体现。一个能够创造艺术美的艺术家的基本条件他都具备了。但是,我认为他目前的成就只是他前进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成就。我们交谈过,他并不满足于目前的这种个人风格,他还在不断地探索前进,他的更高成就我们大可拭目以待。

 

 


[ 今日推荐 ] TODAY TOP NEWS

2020年澳大利亚旅游局中国区线上旅业洽谈会盛大开幕

【2020 年12月1日, 上海】 2020年 澳大利亚旅游局中国区线上旅业洽谈会(Australia Marketplace Online - China 2020,简称AMO)于...

第二届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落幕:一期一会的艺样金陵

2020年11月29日,为期四天的第二届南京国际艺术季暨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圆满落幕。...

名家推荐:画家王志坚作品赏析

王志坚:生于1958年,湖南湘乡人。毕业于湖南师大美术学院,代表作曾获中国美协授予的二等奖,国家文化部银奖,...

品山崎之韵,溯日威之源

11月4日,三得利日本威士忌世家在上海举办“山崎日威之源”品鉴会,以山崎多个珍贵酒款打造了一场味觉盛宴,与...

笔墨灵动 富力清新:著名画家刘新华

刘新华,天津市人。籍贯:河北河间市。毕业于日本京都艺术大学大学院、文学硕士、美术硕士、美学博士。...

打卡设计|魔都明珠塔前的“Rolf Benz名伶”

▲坐标:上海外滩悦榕庄 热情时尚的Ms.Mio Mio的美如同奥黛丽赫本,略带复古气息却时尚感永存,并拥有自己独立的审...

Ember推出限量版智能温控马克杯, 为中国消费者打造顶级咖啡体验

Ember亮相星巴克臻选上海烘焙工坊 中国上海,2020年10月 29 日 以设计主导的智能温控品牌Ember今天宣布,推出全新限量...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