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画家张锁诚的山水世界
2017-11-03 10:38 来源:本站
【艺术简介】
张锁诚,1968年出生于金乡。1994年毕业于山东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2001年9月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研究生课程班。2004年入中国画研究院姜宝林山水工作室。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国画艺术家协会副会长。
从传统走来
文/崔大中
张锁诚的画,在60年代出生的画家中,他绝对是非常具有实力的一位。一个画家,总要用自己的作品说话。
每看张锁诚的作品,我就会想起诸如黄宾虹、陆俨少、黎雄才等一代山水前辈大师。这些大师都有着极其深厚的传统功底,从传统出发,一路前行,成就了一番属于艺术史的辉煌事业。
锁诚的作品追摹大师的足迹,一看就在传统上下了大功夫。锁诚出生于山东济宁金乡,学画山水伊始,就钟情于陆俨少,痴迷于陆俨少自由潇洒、鬼使神差般的笔墨线条,当然迷恋陆俨少的线条之美,还因为他的山水画启蒙恩师陈我鸿就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曾受教于陆俨少先生,是陆俨少先生门下高足。
对于传统,张锁诚用功之深,读图可见。读其山水作品,线条书法用笔,柔中带刚,气息中正,神采飞扬,从中也可见到陆俨少等传统大师用线的影子,只是这些影子已经沾染了新的个人色彩和文化气质。
今天谈中国画,我常有一种悲凉之感,隐隐感觉上世纪末的中国画穷途末路论在不知不觉中似乎要变成现实。
看看时下流行的中国画,大多走向了混融西方艺术的情境之中,已经离国画之路相去甚远,也由于接触世界的方式不同,已经不愿意在传统文化上下冷板凳的深入功夫,而直接去用西方的一些造型方法驾驭笔墨做纸上造型探求,其结果是远离了国画以表达思想、文化和观念为依归的特有气质,远离了笔墨应具有的文化表达和形式意味,而徒有彩墨的材料感和西画造型趣味。
中国画,是文化,不仅仅是一门造型艺术。它的最高境界和表达要求应该是“即相非相”。非相,是文化,是心相,是思想。对于国画而言,笔墨不是为“相”服务,而是“相”为笔墨服务。或者勉强可以说,笔墨为心相服务。在这里笔墨形式本身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至于所表现的外化自然之相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笔墨和文化。
因为笔墨的流动性和可变性,使其更适合于表达道技一体的艺术思想。可变的是形式,是思想,不变的是相。故而,追求思想和负载它的新形式,新意向才是国画要努力去做的。
无疑,中国画是以文化之,所以读书明理也就成了中国画家的主要工作。没有那一个绘画大师不是以读书求文为主的。当然,作为一个画家,仅有读书是不够的,还要有长期的绘画实践,还要有文化艺术思想的积淀,还要有丰富的人生阅历,这也就是所谓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追摹大师,锁诚正在下着慢慢积累的功夫,读书求理是他的日课。每每和我见面,谈起读书求理,必有一番心得和我唠叨。
中国画创作,读书求文是最基本的功夫。不求文求理,不精研笔墨,不在延续传统文脉上下功夫,而只是单一的吸收外来艺术,使墨彩沦为材料而成为彩墨画,就会离国画万里之遥而非国画。将崇尚文化表达改为状物造型;将遁世出世的精神化追求,变为入世的反映生活的形象化描摹,彩墨就沦为西方艺术观下的新材料绘画,与中国画相比也就只剩下材料相同的关系了。
为此,作中国画,应该从文化着眼,从笔墨的要求出发,赋予笔墨以新的时代气质和感觉,造化出属于这个时代的新形式、新趣味,也是那句老话:笔墨当随时代!
按照这些中国画最基本的出发点,赏读张锁诚的作品,我们看到了其晶莹闪光如珠宝的所在——从传统走来。
2020年澳大利亚旅游局中国区线上旅业洽谈会盛大开幕
【2020 年12月1日, 上海】 2020年 澳大利亚旅游局中国区线上旅业洽谈会(Australia Marketplace Online - China 2020,简称AMO)于...
第二届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落幕:一期一会的艺样金陵
2020年11月29日,为期四天的第二届南京国际艺术季暨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圆满落幕。...
名家推荐:画家王志坚作品赏析
王志坚:生于1958年,湖南湘乡人。毕业于湖南师大美术学院,代表作曾获中国美协授予的二等奖,国家文化部银奖,...
品山崎之韵,溯日威之源
11月4日,三得利日本威士忌世家在上海举办“山崎日威之源”品鉴会,以山崎多个珍贵酒款打造了一场味觉盛宴,与...
笔墨灵动 富力清新:著名画家刘新华
刘新华,天津市人。籍贯:河北河间市。毕业于日本京都艺术大学大学院、文学硕士、美术硕士、美学博士。...
打卡设计|魔都明珠塔前的“Rolf Benz名伶”
▲坐标:上海外滩悦榕庄 热情时尚的Ms.Mio Mio的美如同奥黛丽赫本,略带复古气息却时尚感永存,并拥有自己独立的审...
Ember推出限量版智能温控马克杯, 为中国消费者打造顶级咖啡体验
Ember亮相星巴克臻选上海烘焙工坊 中国上海,2020年10月 29 日 以设计主导的智能温控品牌Ember今天宣布,推出全新限量...